第四十九章 皇親國戚
關燈
小
中
大
裴向說他“年方弱冠”,也即二十歲,李汲聞言,當場就驚了——
我的天爺啊,裴遵慶我記得已經年屆八旬了吧!那是多大歲數生的這兒子?
裴向明白李汲在詫異些什麽,略微有些尷尬地點一點頭:“正是,家父六十一歲,始得誕仆……”
“則裴君是少傅公的第幾子啊?”
“長子。”
這可真是墳頭冒青煙啊,六十一歲才生下第一個兒子來……李汲不由得暗中對那位向來瞧不大上的裴少傅挑起了大拇指。
通過南霽雲在旁介紹,李汲才明白裴向為什麽會跟著到涼州來。
裴遵慶是肅宗朝的宰相,代宗繼位以後,一方面覺得這老家夥沒啥能力,另方面要給元載開路,便遷其為太子少傅、集賢院待制,且在一段時間內留守東都。那是八年前的事情,當時裴向還是個少年,所以沒能沾上老爹做宰相時候的光,一直到他十六歲,才得以門蔭出仕,如今做到太子司議郎——正六品上,勉強算是擠進了中層官僚的門檻。
可是瞧狀況,大概也就到此為止了,裴遵慶已經八十多了,基本上沒有覆相的可能,且他在朝中也逐漸被邊緣化,兒子想要借勢繼續往上爬,難度相當之大。而若等到裴遵慶一走,人死茶涼,裴向更沒了什麽升遷的機會。
老少傅也知道自己時日無多,急於為兒子——還是老來所得的獨苗——鋪開一條晉升之路,而近年來非進士出身官員的最佳升遷途徑,就是先投方鎮幕府為賓,積累經驗和資歷,再返中朝。
原本文官系統中被認為清要之職,可以累積資歷、人望,將來得入政事堂的,釋褐最好是校書、正字,或者上縣尉、上州參軍;進入中層後做拾遺、補缺,或入禦史臺,或為上縣令、上州判司;高層為中上州刺史,或節度、觀察、防禦、經略等使職,再歸中朝入六部,由此節節攀升——這裏面就沒有方鎮幕僚什麽事兒。
當然啦,也因為方鎮重要幕職亦由自聘,而非朝廷委任,算是天寶之後的新時代、新現象。
肅宗朝以後則不同了,先有裴冕,曾被河西節度使哥舒翰自署為行軍司馬,呂諲在釋褐為寧陵縣尉後,主動進入韋陟、哥舒翰的幕府任職,最終都做到了宰相;後有李棲筠,亦自冠氏縣主簿任後遠赴安西,入封常清幕府,終於身列臺閣。
由此裴遵慶覺得兒子循過去的正道走不大通,便經人介紹,欲請河西幕職,恰好就跟南霽雲一起來了。
李汲心說不錯,此人能力如何暫且不論,宰相之子肯主動投效自家幕下,這馬骨可比從前的盧綸更要金光燦燦啊。於是他轉向裴向,問他:“裴君何以不應科舉呢?”雖已門蔭釋褐,但你仍然可以去考進士啊。
裴向叉手回覆道:“向之志,不屑於雕蟲也。”
劉勰《文心雕龍.詮賦》中說:“此揚子所以追悔於雕蟲,貽誚於霧縠者也。”則所言“雕蟲”,指的是詩文辭賦,而進士科主考的,就是詩文辭賦。
李汲心說這話我喜歡,不是說詩文辭賦就不重要,但文學水平和當官做事能力,完全是兩碼事啊。不過也說不定,裴向是自知自己水平不行,即便身為前任宰相之子,在都中多少有些人脈,估計也擠不過那條獨木橋去,這才故出酸葡萄之語……
又隨便閑聊幾句,李汲試探著問道:“其誰薦君?”
南霽雲說你是經人介紹,才起意來我河西的,但這介紹人多半不是南霽雲——終究文武殊途啊,且南霽雲久鎮於外,在都中也沒什麽人脈關系,而他此番棄職來投我,也不可能嚷嚷得人盡皆知。你怎麽就想到來我河西鎮呢?
裴向不回答,只是略側過臉來,望向南霽雲。南霽雲笑笑說:“是盧子良所薦也。”
盧杞曾在李汲幕下,雖然在長安做進奏官,跟南霽雲沒見過幾面,終究有這麽份香火情在,則南霽雲還京之後,是肯定要去拜望的,順便也通過盧杞,跟皇太子李適打聲招呼。於是盧杞聽說南霽雲有自投河西之意,便向他推薦了裴向,原因在於——
南霽雲微微蹙眉,壓低聲音對李汲說:“韓君未必堪用也……”
盧杞去後,李汲招請韓會擔任朔方進奏官,後遷河西進奏官,原本是看他久居京師,其父韓仲卿又在朝任秘書郎,相信並不缺乏朝中的人脈關系。然而李汲本人也有感覺,無論是對於朝中消息的探聽,還是本鎮情勢的上達,韓會水平都距離盧杞差一大截,用起來不大趁手——主要韓會是個老實人,甚至於有些迂闊,不似盧杞般八面玲瓏。
其實吧,韓會作為進奏官,也勉強可算稱職了,但要看跟誰比。即便在諸鎮進奏官中位列上游,比起昔日的盧杞來,也肯定不夠瞧啊!
這種情況,身在都中的盧杞自然也有所察覺,幾次三番想要開言指點韓會,卻又不大方便——你終究已經去職了啊,好言說出來,對方會否反會當作歹意呢?幹著急無法可想,由此當裴遵慶拜托他幫忙兒子走走李汲的門路之後,盧杞與裴向商談了幾回,幹脆請南霽雲寄語李汲:您幹脆換人算了。
李汲聽了南霽雲轉述的盧杞之言,不由得撚須沈吟,心說怪不得裴老頭兒都八十多了,隨時可能咽氣,還舍得把獨生子送到偏遠的涼州來,原來只是來報個道啊,希望工作地點仍然定在京中……
他問裴向:“若以裴君易韓,將如何為我河西籌謀呢?”
裴向畢恭畢敬地回覆道:“不才以為,當先為太尉釋朝廷之疑也。”
李汲笑笑:“朝廷疑我乎?”
裴向回答:“不敢不疑。”隨即解釋:“得盧公、南公雲,太尉志在逐蕃,恢覆河西,救援西域。然今朝廷財力窘迫,尚須隴上防秋,勢必不能資供河西,遑論傾全力支持太尉之西征。涼州初覆,甘州始得,想來節鎮也必人力、財力兩蹙,由此太尉欲遂本志,必定私下與別鎮聯絡,請為呼應。
“聞太尉與隴右李帥、西川崔帥皆為至交,且並在禦蕃前線,相互間必常有書信往來。然而朝臣結黨必遭人主之忌,諸侯通盟更為朝廷所不能容——此前太尉等諸鎮私盟於平高,朝野上下,便多有異言,以為其害不亞於燕趙。則太尉據雄藩,握重兵,覆與別鎮勾連,而欲使朝廷絲毫不疑,無所猜忌,可乎?
“人皆雲唐室危而覆安,全賴郭司徒,與李臨淮(臨淮郡王李光弼),而今司徒之在朝,及曩昔臨淮在世時,朝廷又安敢無疑啊?”
李汲微微頷首,心說二十出頭小年輕,見識倒挺老道嘛——雖然有可能是盧杞教他的,但也頗為難得了。“則君要如何為我釋朝廷之疑?”
裴向微微一笑:“易為耳,敢請太尉主動上奏,請命節度副使,且於率師西征,不在涼州時,得為留後。”
朝廷不是信不過我嗎?好,那就請派一個信得過的來做我副手,並在我遠征之時,為留後統籌節鎮事務——朝廷若是硬塞人過來,大家臉上都不好看,相互間的疑忌只會更深;但若李汲主動表態,便可宣示忠誠,一定程度上打消朝廷的顧慮啦。
李汲沈吟少頃,徐徐說道:“我身兼諸職,日夕勖勞,亦感心力交瘁,渴盼朝廷命職協理……”但我從前始終沒有表態,為啥呢——“然恐所命非人,反為掣肘,奈何?”
裴向笑笑:“難道太尉希望幕下盡為私人乎?朝廷所命是否稱職,可請皇太子殿下代為查考;至於來後會否掣肘,在於太尉耳。”
你要是真有啥異心,當我沒說;倘若並無叛反或者割據之意,怎麽可能攔著朝廷,不往河西塞人呢?如今河西在禦蕃前線,倘若朝廷胡亂塞個人過來,皇太子李適可以幫忙攔住啊;若是此人能力尚可,不過驟然空降來河西,難道你就沒有把握拿捏得住嗎?何必那麽多顧慮?
李汲聞言,不禁“哈哈”大笑,當即要求裴向:“既如此,請裴君為我草擬上奏,並持之以歸長安吧。”言下之意,只要你筆頭上也勉強來得,那這河西進奏官我給你了,將來戰場得勝,你也可分潤些功勞,就此打破頭頂那塊玻璃天花板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李汲確實在甘、涼兩州軍、政、財諸般事務一把抓,忙得頭昏眼花,只可惜幕下人才仍舊匱乏,就沒有人,尤其沒有一個在某方面可以掌總的人才為他分憂。他曾有意舉薦高郢為節度副使,或者行軍司馬,但被高公楚婉拒了。
李汲原本以為,高郢是唯恐自家品位不高,名望不足,不能擔此重任,但如今得裴向點醒,再反過頭來琢磨高郢當日之言,似乎也是在暗示自己,副使和司馬的要職最好由朝廷任命?
換個角度琢磨這事兒,李汲才覺得自己有些杞人憂天了,想當年在魏博,朝命顏真卿為司馬,難道那老頭兒的施政理念就跟自己合拍嗎?相互間對噴口水非止一次,但總體配合仍算得上默契啊。而今李汲亦常懷念顏真卿,心說若那老頭兒能來河西做副使就好了……那麽換一個人,頂多花點兒時間重新磨合罷了,在我這一畝三分地上,能捅出多大簍子來?
李汲覺得吧,自己久鎮於外,確乎多少有些割據軍閥的心態了,就希望幕下全是自家所征辟,用與不用,我可一言而決,無須看朝廷臉色。但這終究是不合乎國家體制、朝廷規章的,自己若一意孤行,則跟當日的田承嗣,今日的李寶臣又有什麽區別?
屠龍勇士,一個不留神,自己也會變成惡龍啊……且即使變成惡龍,也得先把吐蕃問題解決了再說……
由此最終采納了裴向的建議,並在上奏中以求全力以副整兵經武,西征肅、瓜為由,不但懇請朝廷委派節度副使,在自己出征時擔任留後,並且還順便請命涼、甘二州的刺史。
李汲身為河西節度使,並兼涼州刺史——各鎮使職兼任所在州的刺史,或者都督府都督、大都督府長史,這也算是通例了,李汲正好在民政方面缺人,幹脆打破這一通例。此外甘州雖覆,朝廷亦未任命刺史——主要是李汲不提,朝廷不敢輕率指任。
由此翻過頭來一琢磨,李汲覺得,朝廷或者李豫,是真的猜疑我啊!若無猜疑,則不會忌憚,若不忌憚,哪有不敢往我轄區內派官的道理啊?你當河西是成德嗎,是淄青嗎,是昭義軍嗎?
頂多李豫和宰相們覺得,李汲如今還不是李寶臣,但要防止他將來變成李寶臣,所以相關河西之事,必須慎之又慎啊……
裴向為李汲擬定了上奏,李汲審閱無誤後,便用了印,及改任裴向為河西進奏官,召韓會來姑臧的公文,一並由他帶回長安去。
裴向喜不自勝,恭敬辭去——他手裏這份上奏分量可太重啦,辦成此事,不僅僅取信於李太尉,可任河西幕職,抑且聖人、宰相等亦必大喜,從此青睞自己,那我的前途還可限量嗎?
李汲在姑臧,繼續籌劃西征之事,不日果有消息傳來,朝廷準奏,經過反覆磋商,決定委派濮陽縣公、神策大將軍吳湊為河西節度副使,以河南府兵曹關播為涼州刺史、殿中侍禦史喬琳為甘州刺史。
那兩位刺史,李汲都不熟,跟吳湊還多少是打過些交道的。他知道吳湊乃章敬皇後之弟,也就是李豫的親舅舅,原本只是閑職悠游而已;等到李豫先後幹掉了李輔國、程元振、魚朝恩,雖然改由竇文場、霍仙鳴等人統領禁軍,但大概覺得再不能把雞蛋都放宦官這一個籃子裏了,便命其舅吳漵、吳湊,同以三品大將軍的身份,兼領北衙。
李汲在長安時,跟那二位國舅爺碰過幾面,印象不深,但大概出身比較低的緣故吧——章敬皇後本因父罪沒入掖庭,被當時才剛十五歲的忠王李浚(即後日的肅宗李亨)扯上了床榻,生下長子李俶(李豫)——二人平素都很謙和謹慎,沒有皇親國戚的臭架子,風評一直挺好。
只希望這不是假象吧,不要來了以後只管搜刮,啥正事兒不幹,就跟後世很多戲文裏的奸國舅似的……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我的天爺啊,裴遵慶我記得已經年屆八旬了吧!那是多大歲數生的這兒子?
裴向明白李汲在詫異些什麽,略微有些尷尬地點一點頭:“正是,家父六十一歲,始得誕仆……”
“則裴君是少傅公的第幾子啊?”
“長子。”
這可真是墳頭冒青煙啊,六十一歲才生下第一個兒子來……李汲不由得暗中對那位向來瞧不大上的裴少傅挑起了大拇指。
通過南霽雲在旁介紹,李汲才明白裴向為什麽會跟著到涼州來。
裴遵慶是肅宗朝的宰相,代宗繼位以後,一方面覺得這老家夥沒啥能力,另方面要給元載開路,便遷其為太子少傅、集賢院待制,且在一段時間內留守東都。那是八年前的事情,當時裴向還是個少年,所以沒能沾上老爹做宰相時候的光,一直到他十六歲,才得以門蔭出仕,如今做到太子司議郎——正六品上,勉強算是擠進了中層官僚的門檻。
可是瞧狀況,大概也就到此為止了,裴遵慶已經八十多了,基本上沒有覆相的可能,且他在朝中也逐漸被邊緣化,兒子想要借勢繼續往上爬,難度相當之大。而若等到裴遵慶一走,人死茶涼,裴向更沒了什麽升遷的機會。
老少傅也知道自己時日無多,急於為兒子——還是老來所得的獨苗——鋪開一條晉升之路,而近年來非進士出身官員的最佳升遷途徑,就是先投方鎮幕府為賓,積累經驗和資歷,再返中朝。
原本文官系統中被認為清要之職,可以累積資歷、人望,將來得入政事堂的,釋褐最好是校書、正字,或者上縣尉、上州參軍;進入中層後做拾遺、補缺,或入禦史臺,或為上縣令、上州判司;高層為中上州刺史,或節度、觀察、防禦、經略等使職,再歸中朝入六部,由此節節攀升——這裏面就沒有方鎮幕僚什麽事兒。
當然啦,也因為方鎮重要幕職亦由自聘,而非朝廷委任,算是天寶之後的新時代、新現象。
肅宗朝以後則不同了,先有裴冕,曾被河西節度使哥舒翰自署為行軍司馬,呂諲在釋褐為寧陵縣尉後,主動進入韋陟、哥舒翰的幕府任職,最終都做到了宰相;後有李棲筠,亦自冠氏縣主簿任後遠赴安西,入封常清幕府,終於身列臺閣。
由此裴遵慶覺得兒子循過去的正道走不大通,便經人介紹,欲請河西幕職,恰好就跟南霽雲一起來了。
李汲心說不錯,此人能力如何暫且不論,宰相之子肯主動投效自家幕下,這馬骨可比從前的盧綸更要金光燦燦啊。於是他轉向裴向,問他:“裴君何以不應科舉呢?”雖已門蔭釋褐,但你仍然可以去考進士啊。
裴向叉手回覆道:“向之志,不屑於雕蟲也。”
劉勰《文心雕龍.詮賦》中說:“此揚子所以追悔於雕蟲,貽誚於霧縠者也。”則所言“雕蟲”,指的是詩文辭賦,而進士科主考的,就是詩文辭賦。
李汲心說這話我喜歡,不是說詩文辭賦就不重要,但文學水平和當官做事能力,完全是兩碼事啊。不過也說不定,裴向是自知自己水平不行,即便身為前任宰相之子,在都中多少有些人脈,估計也擠不過那條獨木橋去,這才故出酸葡萄之語……
又隨便閑聊幾句,李汲試探著問道:“其誰薦君?”
南霽雲說你是經人介紹,才起意來我河西的,但這介紹人多半不是南霽雲——終究文武殊途啊,且南霽雲久鎮於外,在都中也沒什麽人脈關系,而他此番棄職來投我,也不可能嚷嚷得人盡皆知。你怎麽就想到來我河西鎮呢?
裴向不回答,只是略側過臉來,望向南霽雲。南霽雲笑笑說:“是盧子良所薦也。”
盧杞曾在李汲幕下,雖然在長安做進奏官,跟南霽雲沒見過幾面,終究有這麽份香火情在,則南霽雲還京之後,是肯定要去拜望的,順便也通過盧杞,跟皇太子李適打聲招呼。於是盧杞聽說南霽雲有自投河西之意,便向他推薦了裴向,原因在於——
南霽雲微微蹙眉,壓低聲音對李汲說:“韓君未必堪用也……”
盧杞去後,李汲招請韓會擔任朔方進奏官,後遷河西進奏官,原本是看他久居京師,其父韓仲卿又在朝任秘書郎,相信並不缺乏朝中的人脈關系。然而李汲本人也有感覺,無論是對於朝中消息的探聽,還是本鎮情勢的上達,韓會水平都距離盧杞差一大截,用起來不大趁手——主要韓會是個老實人,甚至於有些迂闊,不似盧杞般八面玲瓏。
其實吧,韓會作為進奏官,也勉強可算稱職了,但要看跟誰比。即便在諸鎮進奏官中位列上游,比起昔日的盧杞來,也肯定不夠瞧啊!
這種情況,身在都中的盧杞自然也有所察覺,幾次三番想要開言指點韓會,卻又不大方便——你終究已經去職了啊,好言說出來,對方會否反會當作歹意呢?幹著急無法可想,由此當裴遵慶拜托他幫忙兒子走走李汲的門路之後,盧杞與裴向商談了幾回,幹脆請南霽雲寄語李汲:您幹脆換人算了。
李汲聽了南霽雲轉述的盧杞之言,不由得撚須沈吟,心說怪不得裴老頭兒都八十多了,隨時可能咽氣,還舍得把獨生子送到偏遠的涼州來,原來只是來報個道啊,希望工作地點仍然定在京中……
他問裴向:“若以裴君易韓,將如何為我河西籌謀呢?”
裴向畢恭畢敬地回覆道:“不才以為,當先為太尉釋朝廷之疑也。”
李汲笑笑:“朝廷疑我乎?”
裴向回答:“不敢不疑。”隨即解釋:“得盧公、南公雲,太尉志在逐蕃,恢覆河西,救援西域。然今朝廷財力窘迫,尚須隴上防秋,勢必不能資供河西,遑論傾全力支持太尉之西征。涼州初覆,甘州始得,想來節鎮也必人力、財力兩蹙,由此太尉欲遂本志,必定私下與別鎮聯絡,請為呼應。
“聞太尉與隴右李帥、西川崔帥皆為至交,且並在禦蕃前線,相互間必常有書信往來。然而朝臣結黨必遭人主之忌,諸侯通盟更為朝廷所不能容——此前太尉等諸鎮私盟於平高,朝野上下,便多有異言,以為其害不亞於燕趙。則太尉據雄藩,握重兵,覆與別鎮勾連,而欲使朝廷絲毫不疑,無所猜忌,可乎?
“人皆雲唐室危而覆安,全賴郭司徒,與李臨淮(臨淮郡王李光弼),而今司徒之在朝,及曩昔臨淮在世時,朝廷又安敢無疑啊?”
李汲微微頷首,心說二十出頭小年輕,見識倒挺老道嘛——雖然有可能是盧杞教他的,但也頗為難得了。“則君要如何為我釋朝廷之疑?”
裴向微微一笑:“易為耳,敢請太尉主動上奏,請命節度副使,且於率師西征,不在涼州時,得為留後。”
朝廷不是信不過我嗎?好,那就請派一個信得過的來做我副手,並在我遠征之時,為留後統籌節鎮事務——朝廷若是硬塞人過來,大家臉上都不好看,相互間的疑忌只會更深;但若李汲主動表態,便可宣示忠誠,一定程度上打消朝廷的顧慮啦。
李汲沈吟少頃,徐徐說道:“我身兼諸職,日夕勖勞,亦感心力交瘁,渴盼朝廷命職協理……”但我從前始終沒有表態,為啥呢——“然恐所命非人,反為掣肘,奈何?”
裴向笑笑:“難道太尉希望幕下盡為私人乎?朝廷所命是否稱職,可請皇太子殿下代為查考;至於來後會否掣肘,在於太尉耳。”
你要是真有啥異心,當我沒說;倘若並無叛反或者割據之意,怎麽可能攔著朝廷,不往河西塞人呢?如今河西在禦蕃前線,倘若朝廷胡亂塞個人過來,皇太子李適可以幫忙攔住啊;若是此人能力尚可,不過驟然空降來河西,難道你就沒有把握拿捏得住嗎?何必那麽多顧慮?
李汲聞言,不禁“哈哈”大笑,當即要求裴向:“既如此,請裴君為我草擬上奏,並持之以歸長安吧。”言下之意,只要你筆頭上也勉強來得,那這河西進奏官我給你了,將來戰場得勝,你也可分潤些功勞,就此打破頭頂那塊玻璃天花板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李汲確實在甘、涼兩州軍、政、財諸般事務一把抓,忙得頭昏眼花,只可惜幕下人才仍舊匱乏,就沒有人,尤其沒有一個在某方面可以掌總的人才為他分憂。他曾有意舉薦高郢為節度副使,或者行軍司馬,但被高公楚婉拒了。
李汲原本以為,高郢是唯恐自家品位不高,名望不足,不能擔此重任,但如今得裴向點醒,再反過頭來琢磨高郢當日之言,似乎也是在暗示自己,副使和司馬的要職最好由朝廷任命?
換個角度琢磨這事兒,李汲才覺得自己有些杞人憂天了,想當年在魏博,朝命顏真卿為司馬,難道那老頭兒的施政理念就跟自己合拍嗎?相互間對噴口水非止一次,但總體配合仍算得上默契啊。而今李汲亦常懷念顏真卿,心說若那老頭兒能來河西做副使就好了……那麽換一個人,頂多花點兒時間重新磨合罷了,在我這一畝三分地上,能捅出多大簍子來?
李汲覺得吧,自己久鎮於外,確乎多少有些割據軍閥的心態了,就希望幕下全是自家所征辟,用與不用,我可一言而決,無須看朝廷臉色。但這終究是不合乎國家體制、朝廷規章的,自己若一意孤行,則跟當日的田承嗣,今日的李寶臣又有什麽區別?
屠龍勇士,一個不留神,自己也會變成惡龍啊……且即使變成惡龍,也得先把吐蕃問題解決了再說……
由此最終采納了裴向的建議,並在上奏中以求全力以副整兵經武,西征肅、瓜為由,不但懇請朝廷委派節度副使,在自己出征時擔任留後,並且還順便請命涼、甘二州的刺史。
李汲身為河西節度使,並兼涼州刺史——各鎮使職兼任所在州的刺史,或者都督府都督、大都督府長史,這也算是通例了,李汲正好在民政方面缺人,幹脆打破這一通例。此外甘州雖覆,朝廷亦未任命刺史——主要是李汲不提,朝廷不敢輕率指任。
由此翻過頭來一琢磨,李汲覺得,朝廷或者李豫,是真的猜疑我啊!若無猜疑,則不會忌憚,若不忌憚,哪有不敢往我轄區內派官的道理啊?你當河西是成德嗎,是淄青嗎,是昭義軍嗎?
頂多李豫和宰相們覺得,李汲如今還不是李寶臣,但要防止他將來變成李寶臣,所以相關河西之事,必須慎之又慎啊……
裴向為李汲擬定了上奏,李汲審閱無誤後,便用了印,及改任裴向為河西進奏官,召韓會來姑臧的公文,一並由他帶回長安去。
裴向喜不自勝,恭敬辭去——他手裏這份上奏分量可太重啦,辦成此事,不僅僅取信於李太尉,可任河西幕職,抑且聖人、宰相等亦必大喜,從此青睞自己,那我的前途還可限量嗎?
李汲在姑臧,繼續籌劃西征之事,不日果有消息傳來,朝廷準奏,經過反覆磋商,決定委派濮陽縣公、神策大將軍吳湊為河西節度副使,以河南府兵曹關播為涼州刺史、殿中侍禦史喬琳為甘州刺史。
那兩位刺史,李汲都不熟,跟吳湊還多少是打過些交道的。他知道吳湊乃章敬皇後之弟,也就是李豫的親舅舅,原本只是閑職悠游而已;等到李豫先後幹掉了李輔國、程元振、魚朝恩,雖然改由竇文場、霍仙鳴等人統領禁軍,但大概覺得再不能把雞蛋都放宦官這一個籃子裏了,便命其舅吳漵、吳湊,同以三品大將軍的身份,兼領北衙。
李汲在長安時,跟那二位國舅爺碰過幾面,印象不深,但大概出身比較低的緣故吧——章敬皇後本因父罪沒入掖庭,被當時才剛十五歲的忠王李浚(即後日的肅宗李亨)扯上了床榻,生下長子李俶(李豫)——二人平素都很謙和謹慎,沒有皇親國戚的臭架子,風評一直挺好。
只希望這不是假象吧,不要來了以後只管搜刮,啥正事兒不幹,就跟後世很多戲文裏的奸國舅似的……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